「城門碉堡」是整個醉灣防線的左翼重要部份,隧道系統複雜及險要。所有隧道都以倫孰街道或地點命名,共有五個重機槍陣地;日軍於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晚上閃電攻占時的痕跡仍然隨處可見。 CET2 35位參加者都感到當日建築時工程浩大,對於遺蹟缺乏維修都深感可惜,希望日後摩友可以帶領他們出一分力,保育人文遺產。行程餘慶往石梨貝享受豐富晚餐。 團員細聽導賞員解說 (27.9.2014)
繼「城門碉堡」和「金山防線」失守後,英軍於1941年12月11日中午開始撤退。其中拉吉普營仍然據守「魔鬼山防線」至13日,掩護其他英、加軍隊返回港島。學員除參觀歌賦炮臺外,亦登上建於1914年、位於山頂的碉堡;部份人士在導師林天一及陳華添帶領下進入了二處軍用隧道,十分刺激。 各學員攝於摩鬼山碉堡 (12.10.2014)
「血的回顧」(二期) 理論與考察並重,第一站是醉酒灣防線上的「城門碉堡」。在十月五日的考察中,講者解釋這條被譽為東方「馬其諾防線」為何在短短幾小時陷落的原因,並帶領學員參觀包括機槍陣地、隧道、瞭望臺、厨房和排部等軍事遺蹟。繼往開來,摩星嶺之友希望日後可安排學員參與清理遺蹟工作。 講者陳華添先生介紹英軍如何受襲 (5.10.2014)
教育市民認職香港軍事遺蹟及保育工作是摩友的重要方針。上述課題於九月廿日舉行的免費講座得到47多位參加者的支持,分享了香港軍事遺蹟的歷史背景、分佈和特色。林天一先生更提示遊覽軍事遺蹟要注意的事項;並簡介了摩星嶺之友的宗旨。 導師陳華添解釋軍事遺蹟的種類 (20.9.2014)
經過了炎熱的夏天,摩星嶺之友的活動全面展開,「救救電話室二步曲」目標是清理上次未完成的部份,在廿多人的努力下,短短一個上午已完成工作,合作團體CET22組員的幹勁令人佩服。 八月十七日當天摩友主席呂有琪先生接受Now TV 的訪問,細訴夲會的工作和保育軍事遺蹟的困難。節目將於十月份播出。 主席呂有琪先生談及摩星嶺軍事遺蹟 (17.8.2014)
|
FMTD 摩星嶺之友
|